行為變更:所有應用程式

Android 14 平台包含可能對應用程式造成影響的行為變更。無論 targetSdkVersion 為何,當應用程式在 Android 14 上執行時,下列行為變更將會套用至所有應用程式。您應測試應用程式,並視需要修改,以便在適當情況下支援新版本功能。

另請務必查看只會影響指定 Android 14 版本應用程式的行為變更清單。

核心功能

根據預設,系統會拒絕排定精確鬧鐘

精確鬧鐘是針對使用者需求或需要在確切時間發生的操作所設計的通知。自 Android 14 起,SCHEDULE_EXACT_ALARM權限不再預先授予以 Android 13 以上版本為目標所安裝的最新應用程式;該權限依預設為拒絕狀態。

進一步瞭解精準鬧鐘排程權限變更

在應用程式快取期間,註冊使用情境的廣播訊息會排入佇列

在 Android 14 中,當應用程式處於快取狀態時,系統可以將已註冊使用情境廣播訊息排入佇列。這與 Android 12 (API 級別 31) 針對非同步繫結機制交易所推出的排入佇列行為類似。系統不會將宣告資訊清單的廣播訊息排入佇列,應用程式也會自快取狀態移除,以便進行播送。

當應用程式結束快取狀態 (例如返回前景) 時,系統會傳送所有排入佇列的廣播訊息。某些廣播訊息的多個執行個體可以合併為單一廣播訊息。視其他因素 (例如系統健康狀態) 而定,應用程式可能會從快取狀態中移除,而系統會傳送先前排入佇列的所有廣播訊息。

應用程式只能終止自己的背景處理程序

自 Android 14 起,當應用程式呼叫 killBackgroundProcesses() 時,API 只能終止您自有應用程式的背景處理程序。

如果您傳入其他應用程式的套件名稱,此方法不會對該應用程式的背景處理程序產生影響,而且 Logcat 也會顯示以下訊息:

Invalid packageName: com.example.anotherapp

您的應用程式不應使用 killBackgroundProcesses() API,或嘗試影響其他應用程式的處理程序生命週期,即使是在舊版 OS 上也是如此。Android 的設計是為了在背景作業中保留快取的應用程式,並且能夠在系統需要記憶體時自動終止這些應用程式。如果您的應用程式不小心關閉其他應用程式,可能會因為需要在稍後重新啟動這些應用程式 (比起恢復現有已快取的應用程式會耗用更多的資源),進而降低系統效能並增加電池用量。

將第一個要求 MTU 的 GATT 用戶端 MTU 設為 517

從 Android 14 開始,Android 藍牙堆疊會更嚴格遵守藍牙核心規格 5.2 版,並在第一個 GATT 用戶端使用 BluetoothGatt#requestMtu(int) API 要求 MTU 時要求 BLE ATT MTU 到 517 個位元組,並忽略該 ACL 連線上的所有後續 MTU 要求。

如要解決這項變更,讓應用程式更可靠,請考慮下列選項:

  • 您的周邊裝置應回應 Android 裝置的 MTU 要求,並提供可由周邊裝置可接受的合理值。最終協商的值將至少為 Android 要求的值和遠端提供的值 (例如 min(517, remoteMtu))
    • 實作這項修正可能需要更新周邊裝置的韌體
  • 或者,您也可以根據週邊裝置的已知支援值,以及已接收的 MTU 變更,設定 GATT 特性寫入作業的最小值。
    • 提醒您,您應依據支援的標頭大小減少 5 個位元組
    • 例如:arrayMaxLength = min(SUPPORTED_MTU, GATT_MAX_ATTR_LEN(517)) - 5

應用程式進入受限制待命值區的新原因

Android 14 導入了一個新的原因,說明應用程式可能會進入受限的待命值區。應用程式工作因 onStartJobonStopJobonBind 方法逾時而多次觸發 ANR 錯誤。(如要瞭解 onStartJobonStopJob 的變更,請參閱 JobScheduler 強化回呼和網路行為)。

如要追蹤應用程式是否已進入受限待命值區,建議您在工作執行時使用 API UsageStatsManager.getAppStandbyBucket() 記錄,或在應用程式啟動時使用 UsageStatsManager.queryEventsForSelf() 進行記錄。

mlock 上限為 64 KB

在 Android 14 (API 級別 34) 以上版本中,平台會將可使用 mlock() 鎖定的記憶體上限降至每個程序 64 KB。在舊版中,每項程序的上限是 64 MB。這項限制可促進跨應用程式和系統的記憶體管理。為提供跨裝置的一致性,Android 14 針對相容裝置的新的 mlock() 限制新增新的 CTS 測試

系統會強制使用快取應用程式的資源

依設計,當應用程式移至背景,且當下沒有其他正在執行的應用程式處理程序元件,應用程式的處理程序會處於快取狀態。這類應用程式處理程序可能會因為系統記憶體不足而遭終止。在此狀態下,若呼叫 onStop() 方法並傳回後,任何 Activity 執行個體執行的工作都會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因此強烈不建議執行此類操作。

Android 14 為此設計導入一致性和強制執行機制。在應用程式處理程序進入快取狀態後不久,系統會禁止背景工作,直到處理程序元件重新恢復生命週期的有效狀態為止。

若應用程式使用一般架構支援的生命週期 API (例如 服務JobSchedulerJetpack WorkManager),則應該不會受此類變更影響。

使用者體驗

針對使用者無法關閉通知的情況進行變更

如果您的應用程式會向使用者顯示無法關閉的前景通知,在 Android 14 中,該行為已變更為允許使用者關閉此類通知。

對於可透過設定 Notification.FLAG_ONGOING_EVENTNotification.Builder#setOngoing(true)NotificationCompat.Builder#setOngoing(true),進而防止使用者關閉前景通知的應用程式均一律套用此變更。FLAG_ONGOING_EVENT 的行為已變更,以便使用者可確實關閉此類通知。

但在下列情況下,使用者無法關閉這些類型的通知:

  • 手機鎖定時
  • 當使用者選取全部清除通知動作 (有助於避免不慎關閉通知)

此外,在下列用途中,這個新行為並不適用於通知:

  • CallStyle 通知
  • 裝置政策控制器 (DPC) 與企業支援套件
  • 媒體通知
  • 預設搜尋選取器套件

以更清楚的方式顯示資料安全性資訊

為了加強使用者隱私,Android 14 會增加系統顯示您在 Play 管理中心表單中宣告的資訊地點數量。目前,使用者可以在 Google Play 應用程式商店資訊的資料安全性部分查看這項資訊。

建議您查看應用程式的位置資料分享政策,並撥冗為應用程式的 Google Play「資料安全性」專區進行妥善更新。

詳情請參閱這份指南,瞭解 Android 14 如何以更清楚的方式顯示資料安全性資訊。

無障礙功能

非線性字型縮放至 200%

自 Android 14 起,系統將支援高達 200% 的字型縮放倍數,為低視能使用者提供符合無障礙網頁內容規範 (WCAG)的額外無障礙選項。

如果您已經使用縮放像素 (sp) 單位來定義文字大小,則此異動可能不會對您的應用程式造成太大影響。然而,建議您 啟用最大字型大小 (200%) 執行使用者介面測試,以確保應用程式能在不影響可用性的情況下,適應更大的字型大小。

安全性

可安裝的目標 API 級別下限

自 Android 14 起,無法安裝 targetSdkVersion 低於 23 的應用程式。要求應用程式符合這些最低目標 API 級別規定,可提升使用者的安全性和隱私權。

為了規避 Android 較新版本的安全性和隱私權保護措施,惡意軟體通常會鎖定舊版 API 級別。舉例來說,某些惡意軟體應用程式會使用 22 的 targetSdkVersion,以避免受到 Android 6.0 Marshmallow (API 級別 23) 在 2015 年推出的執行階段權限模型。這項 Android 14 變更會讓惡意軟體更難躲過更嚴謹的安全性和隱私權措施。如果嘗試安裝以較低 API 級別為目標的應用程式,則將導致安裝失敗,Logcat 也會顯示以下訊息:

INSTALL_FAILED_DEPRECATED_SDK_VERSION: App package must target at least SDK version 23, but found 7

在升級至 Android 14 的裝置上,targetSdkVersion 低於 23 的所有應用程式均不會遭到移除。

如果您需要測試以舊版 API 級別為目標的應用程式,請使用下列 ADB 指令:

adb install --bypass-low-target-sdk-block FILENAME.apk

媒體擁有者的套件名稱可能會被遮蓋

您可以使用媒體儲存區查詢列有儲存特定媒體檔案應用程式OWNER_PACKAGE_NAME 資料欄。自 Android 14 版本起,除非符合下列至少一項條件,否則系統將遮蓋此值:

  • 儲存媒體檔案的應用程式會具備一律可由其他應用程式瀏覽的套件名稱。
  • 查詢媒體儲存區的應用程式會要求 QUERY_ALL_PACKAGES 權限。

進一步瞭解 Android 如何篩選套件的瀏覽權限,以保護隱私權。